購買食材:
1. 長青蒜- 1 支約12元
我是個煮菜+生活白痴,以往都是跟著媽媽去買菜,對價格或數量都沒感覺,只
知道吃啊、逛啊。這次自己去傳統市場要買長青蒜,一看到賣青菜的小販擺著蒜
和葱,我真的慌了...到底哪個是蒜?哪個葱啊?每次只知道吃,怎麼擺在一起卻
分不出來咧?不過,還好我有智慧型手機,這時候終於派上用場....馬上拍了一張
照片網SEND給我那胸無大志卻很會煮菜的姐姐,叫她教我怎麼分辨...哈哈!所以
現在也要來獻寶一下....
蔥的白色那頭比較小,葉子比較綠色,綠色葉子是屬於比較圓形而且是空心的。
蒜的白色那頭比較大顆,葉子比較偏黃色,而綠色葉子是扁扁的。
其實還可以問賣青菜的阿桑啦!只是,阿桑居然還對我白眼....真是@#$%$~
2.茼蒿-依個人喜愛份量購買
因為我常吃火鍋,茼蒿就一定分的清楚啦!哈哈
3.香菜- 1 大把約17元
4.蝦米-手抓 1 把(我買的時候,手抓1把$58元)
5.香菇-1包約100元(因為沒有賣幾朵的,所以買1包)
6.湯圓-1 斤(大約2人吃的份量)
PS.最好選小顆一點的湯圓,不然湯圓會愈煮愈大顆,吃起來會超級飽又噁心!
7.梅花肉-依喜好份量購買
PS.我老姐備註的話:梅花肉的肉質比較軟嫰,而且它帶一些油質吃起來不會太
乾,市場買可以叫老闆切一大塊,回家時再把那塊梅花肉冰在微凍室裡,等
要吃火鍋時或要吃燴飯時,就拿出來切薄片,煮湯圓的話就切條狀,反正
梅花肉用處很多也蠻適合做很多菜的配料。
以上價格是在傳統市場買的價格,只有豬肉是在大賣場裡挑的,因為據我姐姐說
傳統市場要買2人吃份量的小塊豬肉,大概不會有人賣我,也有可能會被賣豬肉的
阿北白眼,所以我只好跑去貴了一點的大賣場買。還好,姐姐叫我去傳統市場買
食材...因為一去大賣場看香菇一大包要400多餘元,蝦米也一大包要200多餘元,
這樣買下企,弄個客家鹹湯圓豈不是要花上千元來,而且買那麼多最後大概只會被
我放到爛掉吧!
接下來就是介紹我的製作過程,只是不好意思!我自己的製作過程手忙腳亂,又只
有1個人在做菜,過程都沒拍到照片,如果有興趣要自己做看看的人就辛苦點看文
字說明吧!
~客家鹹湯圓製作過程~
步驟 1→青蒜斜切,再切細細的。
步驟 2→蒜白切細,蒜綠斜切。
步驟 3→香菜切末。
步驟 4→香菇泡軟後,切條狀(香菇只要4~5朵)。
PS.如果香菇放太多,香菇會浮滿整鍋,變成菇菇鍋。
步驟 5→梅花肉切1公分條狀。
(我這次買的是已經切好的,所以我沒有切肉的步驟。)
步驟 6→要用2個鍋子煮熱水,一個是用來煮湯圓的,一個是用來煮湯底的。
PS.煮湯圓的那鍋,加點少許的鹽可以幫助湯圓入味哦!
步驟 7→一開始在鍋裡放少許油,等油熱了,把梅花肉放進去炒,
PS.因為梅花肉帶油質,炒到鍋裡油會變多,所以油不要放太多。
步驟 8→待梅花肉炒到變色,就可以撈起來放到另一個湯底鍋裡煮。
步驟 9→炒鍋裡面剩的油留著,再放蒜白部份去炒,炒到香味出來有點焦黃後,
再撈到湯底鍋裡。如果炒鍋裡的油不夠,就再加一些油。
步驟10→然後再炒香菇,也是炒到香味出來有點焦黃再撈起丟到湯底鍋裡。
步驟11→最後再炒蝦米,一樣是炒到有香味,蝦米有一點變色就撈起丟到湯底鍋
裡。
PS.其實蒜白、香菇、蝦米這3樣哪個先炒都可以,只是梅花肉一定要先
炒,因為它會出油。
步驟12→四樣都炒好後,丟進湯底鍋裡煮個5~6分鐘,再把蒜青丟進去,直到
煮到湯底有蒜味出來,就可以把茼蒿丟進去。(完成)
還有一個小秘訣:去買味全高鮮味精(鰹魚風味),大潤發買一罐才65元,便宜啦!
加半匙進去湯底裡提味,喝起來的湯頭超級讚的啦!
------------------------------------------------------分 隔 線---------------------------------------------------
因為我是煮菜白痴,所以連食材要怎麼保存也要記錄下來,下次要煮就不會忘記囉!
*蝦米冰在冷凍庫裡。
*香菇放在室溫。
為了這次要學怎麼煮客家湯圓,雖然碰到連葱和蒜都分不清楚,也被一堆朋友笑我怎
麼會連這都分不清楚,就連賣菜的阿桑都覺得我很奇怪...還好我算冰雪聰明,一學就
會啦!煮起來雖然賣相不太好,但跟我那個超級純種客家媽媽煮的比起來,我煮的都
比她煮的好吃啦!哈哈~爽!
PS.吃過客家鹹湯圓的人都很愛吃煮過第二輪的湯圓,什麼叫煮第二輪呢?意思就是
湯圓煮好當天可以吃一半,剩一半放到冰箱,隔天再加熱,那時候的鹹湯圓更ㄍㄡˊ
更入味、更好吃哦!所以千萬把當天煮的客家鹹湯圓吃光光,一定要留一些放到隔天
再加熱煮一煮,你會愛上它哦!
------------------------------------分 享 完 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