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個月去了一趟澳門,澳門包含了中西合併的文化,尤其是在澳門的威尼斯人飯店裡也可以感受到如在義大利威尼斯湖畔的悠閒,尤其是義大利威尼斯面具更是讓我為之驚豔的作品!對於義大利的歷史、文化背景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在網路上也搜集了一些資料,想在去一趟義大利之前有個預習。

 威尼斯的面具文化在歐洲文明中獨具一格,是極少數面具溶入日常生活的城市。18世紀以前,威尼斯居民生活完全離不開面具,人們外出,不論男女都要戴上面具,披上斗篷,這專屬於威尼斯
的面具就是那有名的
包塔Bauta)。
  王公貴族們戴上誇張的面具,穿著華麗的復古裝束,聚在河邊或者乘船夜遊。面具掩蓋了大家的真實身份,所以人們可以毫無顧忌,恣意狂歡。整晚的音樂,整晚的歡慶。這是一場不散的夜
宴。狂歡節的習俗最初起源於那些喜歡隱姓埋名到賭場賭錢的威尼斯貴族。後來演變成為歐洲最具有異國情調且多姿多彩的節日。

  威尼斯人把面具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雖然人們從不知道威尼斯人具體是何年開始戴面具的,但卻知道早在西元13世紀,就有法律規範面具的使用。在18世紀之前,法律
允許威尼斯人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裏戴著面具和工作和生活。具體說來是從每年的
10月5日起到第二年的10——長達8個月。至於這10
餘天的嘉年華狂歡節和為期40天的齋戒日
更是面具不離身。
詩人拜倫曾說:「忘不了威尼斯曾有的風采歡愉最盛的樂土,人們最暢的酣飲,義大利至尊的化裝舞會

[威尼斯面具的歷史]
  「面具風」起源很早,在西元1268年就出現了禁止穿戴面具的官方說法(當時,很多穿戴面具的人大部份都是落難貴族及躲債的賭徒,且因為戴面具進入教會有損教會尊嚴,
所以戴面具更加被禁止。)由此可見,面具在當時的普遍。十六世紀,身穿斗篷、戴面具是人們的穿著主流。雖面具的造型依然未獲准,但「面具客」(Masquerade)仍舊穿梭於
威尼斯的街道巷衢之中,
他們有的是密會情人,有的是躲避仇家的追殺。無論如何,十六世紀的威尼斯,「面具」仍然橫行於其中。直到
拿破崙揮兵南下,征服了威尼斯,瓦解了
勉強存續生命多世紀的「面具客」,
從此面具客則銷聲匿跡,直到西元1979年的現代嘉年華才再度復活。
威尼斯狂歡節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面具,其次是它的華麗服飾。這個傳統可追溯到1700年前。權貴和窮人可以通過面具融合在一起。在面具的後面,社會差異暫時被消除了,富人變
成了窮人,而窮人成了富人,他們互相尊敬地打著招呼。在這短短的節日裏,這個被稱為威尼斯的小共和國,毫不費力地完成了其他國家要通過革命才能實現的社會大融合。

在面具後面,年齡差異被消除,老人變年輕了,年輕人一下子老成持重起來。年輕人和小人物借助面具代表的權威把自己裝扮成大人物,而老人極力將自己裝扮得很年輕,甚至
越無知越愚蠢越好,男人可以變成女人,女人也可以變成男人。
對位於阿爾卑斯山南麓的義大利而言,義大利的面具代表的是虛掩、矯飾的另類性格。

  面具如今成了威尼斯狂歡節的象徵,威尼斯面具嘉年華,
每年舉辦的日期都不盡相同,大致上會在聖灰星期三(Ash Wednesday)10天舉行,大約是每年隆冬末尾的二月天。
在嘉年華的最後一天,威尼斯將於大運河的出海口釋放煙火璀璨的煙火為整個為期12天的嘉年華劃上了個迷人的刪節號,眾人共同迎接四旬齋(Lent)的到來,共同期望明年的嘉年華。
在為期12天的嘉年華中,重點不是狂歡喝彩、載歌載舞,而是一副副那精巧且細緻的面具。

[威尼斯面具的種類]

威尼斯面具一般分為:
1. 傳統威尼斯面具,像Bauta、larva等等。
2. 舞臺戲劇面具,是歐洲戲劇所常使用的道具,因此這些面具便會有一定的性格
3. 現在幻想型面具,這是面具藝術藝術家手裏被創意發揮所創造的新面具風格。

威尼斯面具在過去的歷史上主要包含兩種類型:
狂歡節面具(Carnival Masks) 、
即興藝術喜劇面具(Commedia dell'Arte Masks)

狂歡節面具 Carnival Masks
這些面具最能代表威尼斯威尼斯人的精神,他們用它計畫派對,犯罪和樂趣。有許多的場合,人們盛裝打扮,事實上,面具在一年當中就有數個月份 能派得上用場。十八世紀的
尼斯,享受它那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嘉年華會之美譽。所有的社會階級都參與其中,這是個集體的魔法,而面具是這一切把戲的表徵。

狂歡節面具包含了:

<Bauta> (as well as from "bau"(or "babau")

Bauta 的面具是白色,蓋住整個臉。戴Bauta 的完整服裝包括黑斗篷或面紗、 黑斗篷或地幔,和一個三角形的帽子。

bauta mask.jpg   bauta wearing.jpg

 <Moretta>
   Moretta是一個橢圓形的黑色天鵝絨的貴族婦女穿的或中等的條件。它的名字來自摩洛,這意味著黑人在
威尼斯方言,增強了膚色的白人婦女和威尼斯的紅頭髮。
moretta.gif    morettaw.jpg

<Gatto>
義大利語裡的意思是指「貓」。
Gatto.jpg

<Volto>
這個名叫voltoLarva的面具在面具嘉年華中是個很普遍可看到的面具。簡單的白色面具讓穿戴者更顯的幾分詭譎和神秘。楕圓形的面具蓋住了整個臉,眼睛部份被挖空了,但嘴巴
部分保留了下來並沒挖空。這樣的面具因為它非常普遍,一般人民常在面具嘉年華會或其他節慶時都會穿戴這樣類型的面具,並在面具上加上了一些美麗的裝飾並搭配誇張且華麗
的服飾。
volt-white.jpg  volt-color.jpg

<Medico della Peste >
這個面是威尼斯面具中最有特色的一種,因為它是以過長及尖銳的下巴來突顯他的怪異。在十六世紀由法國醫生查爾斯德用來抵禦可怕的瘟疫襲擊威尼斯,一般醫師都穿黑色斗篷
和手套,在
斗篷和手套中添加了一些藥材和香精,以消除傳染的瘟疫瘴氣。
Medico della Peste.jpg 


即興藝術喜劇的面具
Commedia dell'Arte Masks
  這些面具追溯至十六世紀後半葉,表現出人的性格特質、種族傳統,以及義大利各個城市 的專職與行業,專業的喜劇演員將之呈現於喜劇藝術上,賦予其人性。
即興藝術喜劇,(義文涵義為專業藝術家的喜劇」)形式是即興演出的劇場,始於十六世紀, 在十八世紀前都仍十分活躍,
今日仍可見到這類表演。旅行各地的表演團會設置一個
戶外
的舞臺,並且提供一些趣味性表演,如雜技、雜耍,更為典型的是滑稽幽默的表演,那建立在角色已確立的某個劇碼基礎上,配上粗糙的劇情線,被稱為
Canovaccio《註1
團員們偶爾會直接在他們旅行用的四輪馬車後頭就表演起來,
比較像是
Carro di Tespi《註2的特色,Canovaccio這種劇本可追溯回上古時期


即興表演的主題圍繞在劇團的戲目上,內容是一些平凡常見的情況,偷情、忌妒、晚年、
愛情,有些可追跡自PlautusTerence創作的羅馬喜劇。對 話跟行為中顯見時事的反映,
慣於諷刺當地的醜聞、近來的事件,或者地區性的體驗,混合古老的玩笑或引人發笑的經 典句子。男性的即興藝術喜劇演員藉由代表地 區或城鎮的面具描繪出角色。女性演員,
管怎樣,通常是不戴面具的。事實上,女性的角色常常由男性去穿戴女服和假髮來扮演, 恰如其分——滑稽的模仿。
貼近生活的題材、即興的對話,以這樣的方式,義大利的即興
喜劇亦可在許多其他型態的
戲劇中發現其蹤影,從默劇和英國的滑稽木偶戲Punch and Judy《註3,到現代的卡通動 畫,電視連續劇,甚至是職業摔角。
即興喜劇中的角色和轉義比喻也被運用在現代的小說
中,從奇幻到文學性作品都有,
尤其是英國作家
Michael MoorcockJerry Cornelius《註4故事中,它在獲得Muzak(音樂聯播網)的獎項後高潮落幕。

《註1Canovaccio是義大利喜劇演員使用的一種劇本草案,只提供了動作與佈景,
      其他演
出全由演員本身即興發揮,因此喜劇演員都必須具備良好的想像力。

《註2Carro di Tespi是起于19世紀初的戲劇,從前是由法西斯給予經濟上的支援,
      在
1930年後將歌劇帶入一般
平民的生活裏。這種戲劇有固定的時間在不同
      城市演出,劇團會
隨季節旅行,形式就是在劇團旅行用的馬車後表演。

《註3Punch and Judy是一種很受歡迎的手套式木偶劇,也是最早使用牽線木偶的
      偶劇,
Punch和他的妻子Judy
為主軸特色,通常由一個操偶者獨立演出。
      此偶劇深深受到義大
利即興喜劇的影響。

《註4Jerry Cornelius是一個可以變為任何人的個體,名字是固定的,但是使用這個
     名字的人卻可以變換。由
Michael Moorcock為領頭者,自1965年寫出一系列的
     故事,許多作家
受到影響也陸續跟進。

 

即興喜劇面具包含了11種面具:

1. Arlecchino
Arlecchino mask.jpg  Arlecchino mask2.jpg

2. Brighella也叫Figaro或者Scapin
brighella mask.jpg 
 

3. Burattino:這是一個未成年人面具,機靈古怪。
Burattino.jpg

4. Capitan Scaramouche:
  這個面具通常是愛冒險的年輕人或是既老又愛吹噓的老船長喜愛戴的面具。老船長通常都戴著有著羽毛的高帽或靴子,手上拿把劍。他愛誇大其辭的說自己如何打敗土耳其人, 但真的遇到
  了危險時,他卻是第一個跑掉的。
 
Capitan Scaramouche.jpg   Capitan Scaramouche2.jpg

5. Colombina:"Colombina"在義大利文意為小鴿子,也常常是對劇舞台的一個角色,有時候,女性角色必需搭配著化粧及服飾。
Colombina.jpg

6. Dottor Balanzone:常是一個本地貴族或者法官之類的人物。
Dottor Balanzone.jpg

7. Pantalone:代表一個貪婪、負面之徒。
Pantalone.jpg

8. Pierrot (Pedrolino in his Italian incarnation)可能是一個風度翩翩的人。
Pierrot.jpg

9. Pulcinella
Pulcinella.bmp

10.Zanni (also said Zan, Zane, Zuane)
zanni mask.jpg


11.Jester
   或稱為”Jolly”,是一種女性面具的演變,跟中世紀一種特別的小丑臉譜有關聯,它起源於義大利,但很快風靡歐洲,影響了西班牙、荷蘭、德國、奧地利、英格蘭,特別是法國。
   最原始是的
Jester可能是來自某歐洲遠古部落。

 小丑面具.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r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